世界上第一艘混动渔船已经于2015年在挪威的海岸开始运营,节省燃料将近70%。
柴油是全球渔业中占比最大的单项成本,也是海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平均捕捉一公吨的北美三文鱼要消耗886公升的柴油。
捕捞其他类型的鱼需要消耗更多的柴油,这增加了渔民以及消费者的成本。随着碳定价开始启动,柴油不仅购买价格提高,燃烧的成本也增加了。
一升柴油能产生超过2.5千克的二氧化碳,因此全球渔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是惊人的。
2015年,挪威造船厂Selfa Arctic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合作,为来自挪威北部的渔民本特·加布里埃尔森(Bent Gabrielsen)打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电池驱动渔船Karoline号。这艘小型的独一无二的渔船配有两个电池组,电池的整体容量为195千瓦时,还配有500公升的柴油引擎,可为渔船在挪威海一整天的捕鱼作业提供电力保障。
Karoline号使用柴油往于渔场,然后通过电力驱动来捕鱼和装卸。每天差不多可以完全靠电力航行3小时,电池可在港口夜间充电。渔船的电力供应已经运行了三年,没出现过任何故障。
Karoline是一个试点项目,挪威科技工业研究院(SINTEF)的研究员一直密切监测渔船的性能。收集的数据可用于用来设计新的混动船,新船的引擎特点为最优混用完成不同任务的动力源。研究员希望未来能建造更节能的船只。
节约燃料和减少排放是混动渔船的两大主要优势,同时混动渔船也能减少柴油引擎所制造的噪音和废气,来改善渔民的工作条件。
另外,当引擎以纯电力驱动时,泵和其他机器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晰,因此能改善船只维修情况和提高整体安全性能。
Karoline号能够在北极圈北部极端的气候下能成功航行,所以该渔船理论上可在任何水域中平稳工作。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明,全球小型的机动渔船数量超过250万艘。在内陆渔业中,小船尤其占据这主导地位,占所有机动船只的比例高达91%。随着社会各行各业愈来愈趋向电气化转型,混动渔船的市场潜力巨大。
Selfa目前主要研究混动渔船的新型和升级版本,Karoline项目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也可用于为养鱼业开发低排放和零排放的产品。
小型电动柴油混合动力渔船的试验项目
每天用电仅需两道三个小时
减少燃油的消耗以及改善渔民的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