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tne用石头和可回收材料为高端比目鱼建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陆上养鱼场。
水产养殖业为全球粮食生产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但沿海养鱼场也不得不面临一些问题,如水体污染、海虱和鱼类逃逸。
将养鱼场转移到陆地,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
在世界第二大峡湾Sognefjorden的边缘,Glitne建立了一处创新型大比目鱼养殖设施。
这处陆上养鱼场以当地出产的石料和可回收材料建造,鱼池水温9℃,直接取自松恩峡湾的深处。大比目鱼在鱼池里需要生长4-5年。
借助蓝海科技(Blue Ocean Technology)的水氧化系统和污泥处理技术,Glitne鱼池约85%的水可重复利用。这样可以将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与此同时,稳定的饲养环境,为大比目鱼提供了极佳的鱼类福祉,确保了它作为食材的高品质。
陆上养鱼场较传统设施更加环保,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排放量,杜绝了鱼类逃逸现象。它们还使养殖户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条件,使鱼类在最佳环境中茁壮成长。除此之外,经过精心打造的Glitne养鱼场可与周围景观完美融合。
大比目鱼是比目鱼中体型最大的,对该品种的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蓬勃发展。
陆上养殖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且仍然很少见。随着Glitne和其他厂商获得成功,陆上大比目鱼养殖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Glitne正在筹建一处规模更大、更环保的养鱼场,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
毗邻世界第二大峡湾的陆上养鱼场
可持续生产肉质雪白的比目鱼
将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